Wednesday, November 05, 2008

培補元氣

  我爸爸姓顧,我自須姓顧;爸爸給我的名字叫「小培」。老實說,我曾想過改另一個名,因為自從覺得自己已是「大」人後,就開始感到這「小」字十分彆扭,加上英文讀法是將姓氏放在後面,普通話發音的「小培顧」,竟成為「小屁股」。像是冥冥中早有注定,爸爸原來有先見之明。我在三十四年前去美國讀書,本想讀醫科,最終以細菌學結業,之後在異邦做研究,兜兜轉轉,今天回歸香港,做的工作,正與我名字配合,乃是幫大眾「培補」身體。這個「培」,可不是什麼大事,只是吃一些普通到再不能更普通的健康食品,每天吃一點點,花費的金額也小,因此是「小培」。連着的「顧」字,原來另有典故。《戰國策》中有道:「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,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」,引申出來的成語「顧犬補牢」,比喻在事情緊急或出了差錯時才設法補救,「未為晚也」;雖然發現自己身體有衰敗的狀況,但開始「小培補健」,尚來得及:你說是否湊巧得緊?而且「顧」的英文拼音是Ku,恰恰正是替細胞做「修補」工作的蛋白質,它修補的層面,在於細胞中的遺傳物質 DNA,也是小到不能再小,換言之,亦可以稱之為替細胞「小培」的Ku。

  DNA的形狀像扭麻花,其中是互繞的兩條長鏈,我們分別稱之為「正」、「負」。每一條長鏈上是一連串的遺傳密碼,密碼基本上只有四種,在學術研究中,我們分別用四個英文字母(C、G、A、T)來稱呼它們。如果「正」的一條攜帶的遺傳密碼是ATGC……等等,在「負」條的相對位置上,必然會是TACG……(A和T、G和C,分別相對,永遠如是)。所以,若任何一條因某種原因(比方,紫外線的侵害)而遺失了一截,細胞可以憑另一條上面A、T、G、C的排列,把缺失了的那一段重造出來,也就是修補失落了的部分。可是,假若「打孖」的DNA在同一位置斷了一截,要修補便十分棘手。好有一比,辦公室有一個重要檔案,必須保存,為了不想它失落,我們用照相機將它逐頁照下來。照完後,我們存有完整的兩套,一套是原文正本,另一套是菲林負片。在正本中的黑色,負片上見到的是白色;正本上的白色,負片上則是黑色。假如正本中有一頁遺失或損壞了,我們可以憑負片的同一頁,把缺失的一頁重新造出來。但假如正本的第二十一頁不見了,同時負片中的第二十一頁也找不到時,那就棘手了。可是,即使棘手也得修補;這個任務,落在一個特殊的蛋白質身上,這個蛋白質,我們稱之為Ku。Ku有兩種,分別叫Ku70和Ku80。兩者的分別,在於它們個別的分子量(70kDa與80kDa)不同。Ku如何修補DNA?方法是兩者合在一起,像一個兜,兜在斷成兩截DNA的折斷處,也就是尾端。詳情明天續談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