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anuary 04, 2007

餓壞

  在一些都市中,不少大書店都有專櫃,分別展售烹飪或旅遊的書籍。這應該是民生富足的表徵。物資不匱,才會想到花心思,令食物更美味。

  我在念大學時,有一年的暑假,有幸去紐約長島一間遊艇會附屬的餐廳工作,幫補生活費。這個遊艇會頗高級,但不屬社交式的,遊玩的人,大多是真的為水上運動而來,夏天一過,也就門可羅雀;於是索性一年只開三個月,從5月30日國殤節開始,到9月第一個星期一的勞動節為止。餐廳冰庫中貯存有大量食物,必須在勞工節那天消耗盡,因此,當踏入8月下旬,員工都可在一些顯然會是供過於求的帶子、大蝦、牛排中,隨意取來吃。在一些不太忙碌的時段,我更會「偷師」,甚至開口向廚師請教煮西餐的技巧,之後,付諸「實驗」。這真是名副其實的「近廚得食」。

  人體中的廚房在哪裏?胃、腸都不算是,它們做的只是前期處理的工作。例如碳水化合物先在腸中被分解為單糖,要待去到肝,才會被「煮」(化學方法轉化)成葡萄糖,供應全身;有多則貯起來。因此,在「近廚得食」的前提而言,肝炎病毒可以說是最聰明的病毒,尤其是乙肝病毒。何解?因為病毒和肝的遺傳物質都是DNA,因此不會挑起肝細胞的RNAi自衛機制。更重要的,是病毒能夠在身體這個「糧倉」中佔住,取其所需。

  理論上,所有的細胞都能從血液中獲得營養,為什麼這病毒會選擇肝細胞?現在一組以色列的學者,可能找到了答案。乙肝病毒的遺傳物質,需要先透過肝細胞一個轉錄因子,叫PPAR-『(全名很長,叫Peroxisome Proliferator-Activated Receptor Gamma),去啟動一個「總掣」,叫Enh,才能造出病毒。箇中的關鍵,在於這個PPAR-『。當乙肝病人肚餓時,血中的糖分下跌,身體會用一個叫PGC-1的蛋白質,帶動這PPAR-『,把貯存在肝的糖原(Glycogen)轉為葡萄糖供應身體的需要。在帶動PPAR-『的過程中,也就連帶啟動了乙肝病毒的增生機制(Proc. Natl. Acad. Sci. USA Vol.103 pp.16003-16008)。所以,乙型肝炎患者要盡量避免讓自己肚餓。

  乙肝病毒潛伏在肝細胞中,很容易引起肝細胞癌變。有兩種普通食物可以抑制病毒增生,一是在大蒜內的二硫二丙烯(Diallyl Disulfide),另一是在黃薑Tumeric中的薑黃素(Curcumin)(Antiviral Res. Vol.68 pp.75-83)。除此之外,可多吃花椒,以抑制一個主導癌變(叫PAK1)的激酶(Cancer Biol. Ther. Vol.5 pp.305-309)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