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故納新
昨天提及老子《道德經》中的說話,大意指空碗可以盛載東西、空屋可以住人,強調「空無一物」的好處。進一步的做法,莊子有好介紹,他提議「吹呴呼吸,吐故納新,熊經鳥伸,為壽而已矣」;其中說的「吐故納新」,正正是將身體內混濁的舊物吐出來,騰出空間,讓新鮮的東西可以走進去取代之;配合(前一句)深長的呼吸,(後一句)學鳥獸姿勢做體操運動,那就可以延年益壽了。
身體中,若膽囊不能將膽汁「吐故」,便會屯積,日積月累,最終可能導致膽石出現。機制上,食物中的脂肪刺激十二指腸,令其分泌一個叫 CCK(全名 Cholecystokinin)的膽囊收縮素;CCK 放鬆膽管的括約肌(叫 Sphincter of Oddi),同時也收縮膽囊,這便會「開閘」,放出膽汁。膽汁中的 Deoxycholic Acid 可以乳化脂肪,令油性的脂肪更能與水性的環境「水乳交融」,方便小腸消化脂肪。否則,若脂肪原封不動到達大腸,可令大腸內的脂肪比例增加,截劫(吸納)一些脂溶性的維他命(例如維他命 D 和 E),間接令大腸減低吸收這些重要的維他命。膽汁中的另一個重要成分是膽固醇(Cholesterol)。先是肝細胞表面的「低密度脂肪蛋白(LDL)接受體」不停地把血液中的 LDL 拖入細胞內分解,之後把分解出的膽固醇經膽汁送到小腸,再恭送出門。一旦「膽淘空」受阻,大量的膽固醇便滯留在膽管,形成膽石。正常情況下,肝細胞用一個叫 CAH(全名 Cholesterol Alpha Hydroxylase)的生物酵素,將部分的膽固醇轉為膽酸。所以若能加強 CAH 的作用,膽石便不容易形成。
有一個補健食品叫蘋果果膠(Pectin),能透過提升 CAH 而減少肝的膽固醇(J. Nutr., Vol.125, pp.454-458),防止及減少膽石(Experientia, Vol.40, pp.350-351);另一方面,它能藉一個叫 CEPT(全名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)的蛋白質,減低肝內及血內的膽固醇(J. Nutr., Vol.128, pp.1944-1949),尤其是血中的 LDL(J. Lipid Res., Vol.36, pp.2394-2404)。再研究下去,原來果膠會被寄居在大腸的細菌轉化為小分子的脂肪酸,後者能抑制肝中一個製造膽固醇的生物酵素,叫 HMG-CoA Reductase(Can. J. Anim. Sci., Vol.51, pp.121-127)。
順便一提,要消除便秘,一般對策是多吃植物纖維,但這只不過是令「東西」不會「滑不溜手」而已,更好的方法是用一個叫乙醯膽鹼(Acetylcholine)的神經傳導物去刺激腸的平滑肌,增加腸的蠕動。什麼東西有此能耐?正是蘋果果膠。它能強化(Synergize)乙醯膽鹼,幫助腸一下一下地蠕動,將消化食物後的廢物一步一步地移走(Bull. Exp. Biol. Med., Vol.141, pp.430-432)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