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November 22, 2007

微型的開竅

  從前「廣東」的英譯是Canton,所以廣東人、廣東話都是Cantonese。但若是仔細地考究,「廣東」這兩個字的讀音,與Canton並不大相同,甚至可以說是甚有分別。比較相近的譯音是Kwongtung,是按照粵音拼出來的;依普通話的拼法,則是Guangdong。然則Canton這個字從何而來?我的猜想,是源自外國早已有的Canton一字。這個字的意思類似縣、郡、市,是地方劃分的一個名詞。在歐洲例如比利時、美洲例如加拿大及厄瓜多爾,都有用這個字。瑞士在十五世紀時原是十三個小國家,每一個是獨立的Canton,邊界清楚劃分,各自為政;現在統一成為一個國家,但仍有用到這個字:全國現劃分為二十六個Cantons,意思再不是「國」,卻類似美國的「州」。

  香港人叫粵語做「本地話」,英文為Punti,現在香港的警察及法院仍沿用這名詞。這種稱謂,相信是有別於「客家話」,因為香港的原居民,其實是客家人,故此有「客家佔地主」之說。在國內兩廣甚至南部各省,一般人稱粵語為「白話」,這可莫名其妙了。想來想去,只有一個解釋。這解釋來自「白話文」,相對「文言文」。可能現在全國都用普通話;而普通話的特色之一,是文字和口語統一。廣東語只是用來講,不是「文言」,故稱之為「白話」。

  其實說話之目的,自是為傳遞訊息;若非發明了留聲、錄音的機器,話說了之後,就在空氣中消失。這兩者在人體中,好比是神經與腦,分別傳導訊息和主管記憶。

  如果神經細胞的身體像皮球,在比例上,它「手腳」(觸鬚)的長度,可以由一個地鐵站拉到下一個地鐵站。細胞又長又細的觸鬚(叫軸突〔Axon〕)要接觸的,是其他神經細胞(像樹枝般,網狀)的樹突(Dendrite)。比方,一個坐落在腹脊髓骨的神經細胞,上接大腦細胞,下接另一個伸到大腳趾的神經細胞;只須三個細胞,便完成了一個神經傳遞系統。那麼,傳遞的訊息其實是什麼?是電流?只說對了一半。原來,上游細胞與下游細胞並沒有正式的「肢體接觸」。上游細胞透過各種叫神經傳導物的簡單化學物,「撻」下游細胞的電流。訊息是以「電流——神經傳導物——電流——神經傳導物」這樣地傳送出去。

  為什麼神經傳導物可以像汽車開動引擎般「撻」一道電流?首先,從上游細胞分泌的傳導物,攬住下游細胞表面的接受體。接受體於是被「鉗」到變形(Conformational Change),像開花一般,打開一個像五片花瓣的離子通道,樹突外的帶電離子從而湧入,成為一道電流,奔向下一個神經細胞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