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rch 20, 2008

收乳

  中國古書中有一本叫《孫子算經》,相傳是在公元大約四、五世紀時寫成,但實際成書年代,後人不能稽考,更找不到孫子的生平記載。清高宗(乾隆皇)在編纂《四庫全書》之時,紀曉嵐曾為這書向皇帝呈上報告,追本溯源,最遠只能查到隋朝,也就是大約公元581年。這本《算經》所載的算題和解法,有包括現在中學生學的「雞兔同籠」問題,遠比西方來得早。書中卷一,開宗明義先說明一些度量衡制度,十分有趣。原來在中國,「長度」源自蠶絲的粗細,書中說:「度之所起,起於忽。欲知其忽,蠶所生,吐絲為忽。十忽為一秒,十秒為一毫,十毫為一釐,十釐為一分,十分為一寸,十寸為一尺,十尺為一丈,十丈為一引;五十尺為一端;四十尺為一疋;六尺為一步。二百四十步為一畝。三百步為一里。」其中的「畝」應屬面積,所以可能是指正方形其中一邊的長度。

  長度屬「一元」、面積屬「二元」、體積屬「三元」,「元」指dimension,這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。實際上,世上的事物幾乎全部都具「長闊高」三元,只是我們有的時候只算二元或一元而已。例如說:「房子有多大?」答曰:「一百平方呎。」是忽略了高度和空間。有沒有東西真正只得二元?有,例如影子。

  正正因為計算面積的時候我們捨去一元,只算二元,所以有造成「誤象」的可能。舉一個例,一卷廁紙的面積有多大?你不會被它卷起來的樣子蒙騙,要拉開來計算才對。腸壁面積也如是,雖然量一量已有約二十七呎長,但遠遠不止,因為上面還有摺窩(Crypt),若拉直了攤開來,面積倍增。其中負責吸收營養的細胞,叫腸上皮細胞(Enterocyte);負責分泌消化酶的細胞,叫酒杯形細胞(Goblet Cell);前者直接與食物接觸,長期被食物磨擦,很容易因而受傷,甚至死亡。在正常情況下,駐守摺窩凹陷位置的幹細胞(Stem Cell)會造出新的腸上皮細胞,去修補因磨擦而受損的腸壁。在這方面,科學家一直不明白,簇新在摺窩中造出來的腸上皮細胞,到底是怎樣「爬」出摺窩,去到受傷部位的。

  現在,一組在濟南山東大學醫學院的學者,與另一組在芝加哥西北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,合作找到了答案。曾患絞腸痧的人可能知道,要減低痛楚,可以飲一點點熱奶,之後舒服一些。原來,奶中有一個奶脂蛋白-上皮細胞生長因子8(Milk Fat Globule-EGF8, MFG-E8)。幹細胞衍生的腸上皮細胞,若碰到MFG-E8,受其刺激,能從摺窩中爬出來,去代替受損的細胞(J. Clin. Invest., Vol.117, pp.3673-3683)。產婦哺乳一段時期後,一旦停下來,滯留在乳房中的乳汁,內有轉化生長因子,可令乳腺萎縮;同時,其中的MFG-E8,會促使巨噬細胞把那些已死去的乳腺細胞吃掉。兩者攜手合作,完成收乳的工序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