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December 03, 2007

在植物身上種植

  一位南洋老華僑,談天說地,提及他年輕時剛到僑居地時的情況。那真是一個世外桃源,土人人口不多,天然的資源,怎樣也用不完。辦起事來,優哉游哉,從容不迫,好整以暇,慢慢的做,順著發展,自會水到渠成,何必揠苗助長?用的方法,匪夷所思。例如常用的一個鐵鎚子,木手柄壞了,要找另一根補上,照道理,免不了先要量度鎚頭中間空口的圓周大小,然後物色一段木頭,刨成合適圓周尺寸,插進鎚頭孔中,想辦法將它牢牢地定位,不能讓它在敲打時飛脫;凡此種種,你說有多累?土人的對策很簡單。找一株堅實的樹,將鎚頭掛上其中一根樹枝,掛得不算牢,但剛好能套上;之後不理它。過了幾年,樹枝生長得更粗更茁壯,填滿了鎚孔,不要說搖不動,真的要把鎚頭脫出來,可得用工具去剮去鑿,非費老大的勁不成功。至此功德完滿。把樹枝連鎚頭砍下來,裁至適當長度,稍加整理,是一根天然造成的完美鐵鎚。

  做任何事,也應從容不迫,太急往往會出問題。就以免疫反應來說,若免疫系統「擒擒青」,造出過量的抗體,就像是引爆了超乎所需的火藥,會傷及「自己人」,做成所謂「自體免疫」的症候。因此,免疫系統內有一個降火機制,利用一種監管T細胞(Regulatory T Cells, 〔T-Reg〕),令每一個免疫反應,功成時即身退,將抗體報銷,以免殃及池魚。不過,病人自身雖然不會亦不應存放大量抗體,但大可以「乖乖地」接受「外來抗體」的療法。於是,藥廠一窩蜂生產各種抗體,例如,Genentech藥廠推出對付直腸癌的Avastin(學名Bevacizumab)、對付乳癌的Herceptin(學名Trastuzumab)、以及對付淋巴瘤的Rituxan(學名Rituximab)。在另一廂,Imclone藥廠也推出了對付直腸癌的Cetuximab(學名Erbitux)。到目前為止,FDA一共批出了十八種抗體藥。為了要應付市場的需求,Genentech藥廠生產抗體的成本,每公斤高達二千萬美元;另一方面,單是興建一間抗體工廠,平均需時五年。

  有沒有一個效率較快,耗資較低的方法?有。關鍵在於要放棄用動物細胞去生產抗體,而改用植物去「種」抗體。例如,上文說的Cetuximab,可以從粟米中提純,方法是把抗體的基因加入粟米的遺傳物質中(Hum. Antibodies Vol.13 p p.81-90);這樣做,可令生產成本降到每公斤八萬美元。除此之外,也有利用基因改造的煙葉去「種」有治療作用的蛋白質,以預防子宮頸癌(Vaccine Vol.25 pp.3018-3021)、及對付直腸癌(J. Biotechnol. Vol.108 pp.179-183)和黑色素 癌(Dokl. Biochem. Biophys. Vol.395 pp.104-107)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