瘧隱藥現
有一個急性傳染病,每年令至少一百萬人(其中大部分是小孩)死亡,你能猜到是什麽病嗎?答案是瘧疾(Malaria)。這病有一個特效藥,叫青蒿素 (Artemisinin);但經過多年的抗疾大戰,瘧疾寄生蟲已識破玄機,建立了抗藥能力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瘧疾總監Arata Kochi呼籲全面停用單方青蒿素,改用包含青蒿素的改良版奎寧(Quinne,金雞納霜),例如氯奎寧(Chloroquine)的複方,以減低寄生蟲衍生抗青蒿素的能力。
蚊子(學名Aedes Aegypti)有一套十分厲害的本領,方便它吸食血液,同時傳播瘧疾寄生蟲。首先,蚊子的身體很輕盈,「手長腳長」,除了有一條很細很尖的吸管,它還有四道板斧,可以不動聲色,飛降到皮膚上,安然飽餐一頓。第一道板斧,是在穿透了血管後,能立即分泌一個叫Aryrase的酶,破壞可以促使血小板凝結的 ADP(見Proc. Natl. Acad. Sci. USA Vol.92 pp.694-698),之後進一步分泌Sialokinin,把血管舒張,吸啜血液,毫不費力(見Proc. Natl. Acad. Sci. USA Vol.91 pp.138-142)。萬一血液還在凝結,蚊子的「口水」可以抑制獵物體內的凝血因子Factor Xa(J. Biol. Chem. Vol.273 pp.20802-20809);最後甚至連凝血酶(Thrombin)也一併廢掉(Biochim Biophys. Acta Vol.1381 pp.227-233)。正當蚊子高高興興地吸食血液時,寄居在蚊子口水腺內的瘧疾寄生蟲,乘機竄進人的血管,再閃身去到肝及紅血球。
除了蚊子的口水有防止血小板凝結的Apyrase外,原來水蛭和蝙蝠的口水也有天然的薄血成分。從這個蛋白質的結構,學者發現在人的淋巴細胞表面,有一個編號CD39的蛋白質,也具Apyrase的作用。於是,Amgen藥廠的科研人員,用生物科技的方法,複製CD39,作為一個薄血的概念藥。
有一種小昆蟲叫tick,形狀好像是極小身型的蜘蛛,中文名字是壁虱,寄居人類及其他動物身上,吸血為生。它能長期躲在毛髮內,大肆活動但不會引起痕癢,令戶主全然不覺。為什麽有此能耐?原來它的口水中有一種可以抑制皮膚敏感和發炎的成分。這個編號rEV131的蛋白質,是一位在英國自然環境研究院(NERC)的Patrick Nuttall在二十年前意外發現的。rEV131能夠黏附在組織胺(Histamine)上,令後者無法接觸組織胺接受體。現在,NREC把rEV131的發展權,賣給了Evolutec公司。Evolutec在去年9月公布,針對季節性敏感鼻炎(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),也就是花粉熱(Hay Fever),在一百一十二位病人身上做了一個第二輪的臨床測試,效果令人鼓舞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