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類屏障
如果有機會去到寧波遊玩,有一處名勝不應錯過。這地方叫「天一閣」,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藏書樓,建於十六世紀。參觀之後,尚有兩處毗鄰的特色景點,可順便一看;不少人可能對後述這兩者興趣更大。其一是秦氏支祠,是一個祠堂,比天一閣「新」得多,建於民初,造型造工,均彰顯傳統民間工藝,集當時建築及裝飾之大成,尤其是裏面一座戲台,朱金木雕,金碧輝煌,若仔細觀看,可見是用了近千塊板榫搭接構成,盤旋而上,牢固巧妙。另有一處景點,當會令一般「師奶」心動,其主題乃麻將,詳述筒索萬的由來沿革,趣味盎然。
回說天一閣。這名字取自「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」;因火是書樓的大患,希望能以水克火。建築物的前方,用人工挖了一個小湖,是為「天一池」,一方面美化環境,又可蓄水以防火。這像歐洲古時城堡外的護城河,在電影中可以見到,若要越過,須自城中降下一條橋。早幾周前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特輯,介紹世界各地風土文物,其中有一些城堡,外面只是圍著淺淺的一灘水,表面看來平平無奇,卻不知道淺水覆蓋著的,都是淤泥,人馬都走不過去,只能用特別訓練的騾子,敵人來到面前,無論怎樣慓悍,也不能一鼓作氣攻進去,城中居民自是安枕無憂。
要建造保護層,不一定須用到硬橋硬馬。在人體中,皮膚是對外首要的屏障,它非常貼身,而且有彈性,除了有保護作用,皮下脂肪可以保暖,又可以藉之發汗散熱。另有腦部專門設計的血腦屏障(Blood Brain Barrier)。它位於腦血管壁,嚴格限制東西進入腦組織。更有保護視網膜的「血視網膜屏障」,它的特色在於設有大量的維他命C接受體,以確保能吸收足夠的維他命C,才能保護其中的視錐細胞和視幹細胞。
人體中尚有一種另類的保護層,此乃蓋住眼睛、氣管、胃和腸的黏液屏障。眼睛的黏液屏障有十微米深(一微米等於一百萬分之一米);胃壁的黏液屏障有300微米的厚度;腸壁的黏液屏障最厚,達700微米。厚的緣故是因為要減低食物磨損腸壁,不過,更重要的原因,在於防止細菌接觸胃壁和腸壁的上皮細胞。為什麼黏液可以防止細菌入侵?原來,細菌的表面有一類黏貼素(Adhesin),能牢牢攬住上皮細胞表面一種叫Mucin的蛋白質。上皮細胞拆解之法,是索性大量分泌水分和Mucin,造成黏液,細菌若攬住脫離了細胞的Mucin,可會「中計」,浮離後再不能走近。牛奶能消解某些腸胃不適,正是因為牛奶中奶脂小泡的表面有大量Mucin,能幫手吸走食物中的細菌(Biol. Neonate, Vol. 74, pp. 143-162)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